新京報訊(記者徐美慧湯文昕)今年2月29日
,陳靜瑜及團隊在江蘇無錫成功進行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雙肺移植手術(shù)。3月18日,陳靜瑜臨危受命,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擔任國家肺移植救治醫(yī)療組長,并在武漢完成了兩例新冠晚期病人的雙肺移植手術(shù)。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yī)院副院長陳靜瑜
。新京報記者湯文昕攝作為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yī)院副院長,陳靜瑜建議將武漢封城日設為“國家公共衛(wèi)生日”。新冠肺炎疫情儼然成為現(xiàn)代中國公共衛(wèi)生史上的重大事件
。陳靜瑜指出,為撲滅疫情,國家迅速響應、果斷決策,于2020年1月23日采取了*的武漢“封城”行動。對上千萬人口的城市采取這一措施,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決定。他指出
,這一行動不僅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國的蔓延,也大大降低了病例輸出到其他地區(qū)與國家的風險,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政府,對中國和世界人民健康的責任和擔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因此,陳靜瑜提議設立“國家公共衛(wèi)生日”
陳靜瑜表示,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用紀念日的方法來標示一個民族或全人類的重大事件
他指出
,今天的中國公共衛(wèi)生發(fā)展急需體系的完善或重構(gòu),也比任何時候更需要文化基礎(chǔ)和社會的支撐,把每年的1月23日設為“國家公共衛(wèi)生日”,可以時常提醒民眾保持健康意識,讓公共衛(wèi)生理念融入社會文化,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新京報記者徐美慧湯文昕
編輯李國君校對盧茜